
在今年聯商網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商業零售服務標桿人物”評選中,最終有來自全國零售行業10位零售一線員工榮獲“2022中國商業零售服務標桿人物”這一榮譽。聯華浙江公司旗下世紀聯華余杭江南時代廣場店肉品課長唐紅蘭以其服務熱忱和專業精神,被評選為“2022中國商業零售服務標桿人物”之一。

一把刀,一雙妙手,巾幗不讓須眉的唐紅蘭,自創了一套獨特的“季節分割法”,通過觀察顧客在不同季節對肉品的購買需求,靈活調整分割手法。通過標準化的分割技術,豐滿的肉品排面,整齊的肉品陳列,來刺激顧客購買欲望。她所帶領的肉品課利潤在整個公司排名第一,銷售同比快速增長。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承擔各兄弟門店的帶訓工作,新店肉品儲備干部一個半月的師徒傳幫帶,在讓技術“從99%到99.99%”的過程中,迂回推進,不厭其煩,努力堅守,認真帶訓。唐紅蘭,她除了技術精湛,更能在不同的環境下,尋找、創新、突破。
2021年5月,聯華浙江公司在唐紅蘭所在的門店成立肉品創新工作室,在參加外部學習交流后,她通過學習創新實行豬肉精細化分割,對門店肉品經營方式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滿足了不同顧客對于肉品消費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提升了門店肉品經營績效。
唐紅蘭進入聯華浙江公司從事零售行業已有12年,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誤打誤撞入行”,她卻用熱愛和行動在零售一線詮釋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含義。
從零開始,做肉品經營的“領先者”
自踏入零售行業,唐紅蘭從零開始學習肉品分割,經過十多年的磨礪成為公司小有名氣的“女刀手”。在工作中,她往往要求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領先者。在常年服務顧客的一線崗位,她根據顧客的喜好和消費特點逐漸摸索出一套豬肉“季節分割法”:夏天天氣炎熱人們豬肉吃得少,肉的分割厚度控制在女人手指2.5個寬度,一塊大概七八兩,剛好一頓可以吃完;冬天人們喜歡買肉和骨頭燉湯,豬肉的分割厚度控制在女人手指3.5個寬度,看起來既美觀也符合冬季飲食習慣。
在一次公司組織的外部學習中,唐紅蘭被“漂亮的豬肉吸引顧客購買欲”所啟發,回去后她便馬不停蹄地進行調整,更換盛放肉的托盤,開展分割培訓,確定實施品項。在這個過程中,她要求不僅肉要切的精致,還要放得美觀,更要控制好損耗,為了實現這幾個目標,她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泡”在操作間,反復對豬肉前端、中端和后端的分割進行試驗。經過她的“改革”,半個月后門店肉品不僅銷售、毛利雙增長,還帶動了周邊更多的顧客前來購買,通過精細化分割門店肉品滿足了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一致好評。
成果轉化,做肉品經營的“傳播者”
2018年,聯華浙江公司制定了技能傳幫帶的制度,唐紅蘭專業能力過硬也自然而然被選為肉品部組的幫帶師傅。她說:“身為師傅,不僅是被賦予了一種頭銜和身份,更重要的是肩負了一種神圣的責任。”每幫帶一位新員工,她都會耐心傳授經驗,為他們答疑解惑,灌輸專業知識,賦予專業技能,直到他們在工作中能獨當一面。久而久之,其他門店的員工也會經常來向她請教,她都會盡其所能不厭其煩地為他們傳授知識。
2021年在公司的支持下,唐紅蘭在門店成立肉品“創新工作室”,以“精細化分割”作為研究主題,2022年又在此基礎上又推出“精細化分割2.0”——將肉品精細化和精包裝化相結合,實現線上線下統一經營,把肉品的精細化服務從線下門店延伸至線上零售場景。她常說:“幫助別人的同時,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提升,并且可以學習到更多商品知識,能和大家一起進步是一種榮幸和幸福。”
迎難而上,做疫情保供的“堅守者”
2022年年底,唐紅蘭所在的門店也受到疫情影響,但作為零售服務人員,她為了保民生、保供應始終堅持奮戰在一線。肉品課的工作不僅是全門店最早的,而且都是重活,當時周邊居民對肉品的需求量突然暴增,肉品課員工們在高強度的勞作下還需要經常往返于冷庫。面對保供需求,面對人員減少,唐紅蘭毅然拖著虛弱的身體在每天凌晨5點到達工作崗位,堅守一線做著收貨、拉貨、分割、排面陳列、售賣等工作,一個人干了多個人的活,直到一周左右肉品課員工逐漸恢復上班后她才回家休養。
唐紅蘭的標簽是“執著”,確定了目標就勇敢去實現。肉品零售對于一名女性而言是艱苦崗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早出晚歸撲在一線,她從未放棄自己的責任和夢想,用勤奮品味領悟,用感恩品味收獲,用日益精進的專業技能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十二年的時光里蘊藏的是她對零售服務的熱情,更是她“不服老”和“學到老”的零售精神。
(供稿: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