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技術創新的踏浪者
黃瑩玨對于近視、遠視、散光等各類屈光不正及漸進多焦鏡等疑難雜癥有著豐富的經驗,同時對眼鏡鏡片的各類光學性能也有較深的研究。她將學校所學的視光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地運用到工作實踐中,遇到技術難題及時向驗光專家藍金康先生虛心請教、共同探討。有了第一線工作驗光數據的采集,黃瑩玨深知一些陳舊的鏡片制作已跟不上市場的潮流,眼鏡鏡片的制作工藝也需不斷得以完善和提高。鏡片由原先的手工打磨拋光到如今集數控銑磨、電腦軟件、光學知識、眼科知識于一體。鏡片類型由原來單一的單焦點玻璃鏡片,發展到由各種樹脂材料(CR-39、PC、TRIVEX等)制成的多焦點鏡片。于是在驗光之余,黃瑩玨和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對鏡片的新性能做起了研究。
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她參與了美輕薄鏡片的設計。主要負責在美輕薄鏡片的制作過程中,克服傳統的遠視眼和老視眼鏡片過厚、彎形大等缺點。2005年經過測試檢驗合格,美輕薄鏡片一經推出,得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2006年7月,黃瑩玨參與共同研發了762鉆潔膜鏡片,并取得發明專利。該項目涉及到鏡片的制造,尤其是一種超硬、超潤滑、防水、防霧、防油污的樹脂眼鏡片及其制造方法。在該項目中黃瑩玨主要負責762鉆潔膜的鍍膜工藝,隨后并取得了發明專利。
她是“藍金康勞模”服務團隊的引領者
黃瑩玨是上海市勞模藍金康師傅的得意門生,憑借17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對每位顧客的不同屈光狀態進行個性化檢測,進行最精準的光學矯正。對于一些矯正視力不佳的顧客,她還會從眼底、屈光介質、全身疾病等眼科學范疇進行分析,指導其更科學的配鏡與眼部保健,使每位顧客期望而來、滿意而歸。對待專業技術,她潛精積思,樂授于人。她不僅擁有嚴謹敬業、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更樂于將這種精神細水長流般地傳承下去。她與多名同事“結對子”,毫無保留地傳技于人,為公司培養出多名國家級驗光技師。黃瑩玨工作十幾載從未放棄對創新領域的追求,不斷充實自己,研發新型課題,在她身上所閃爍的那種勤于工作不斷創新、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影響著她身邊的每個人。
黃瑩玨帶領“藍金康勞模”技術服務團隊不斷推陳出新,先后推出鏡片“去毛復新”與鏡架“激光焊接”新技術、“2H1”漸進多焦點鏡片、“同心圓”學生鏡片和“減薄”鏡片等諸多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大眾需求的高科技產品,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與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進一步夯實了“茂昌”在全國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她是銷售創效的劃槳者
一次,一位30歲左右的男顧客,主訴舊眼鏡看東西模糊,先后跑了幾家眼鏡店配鏡效果均不理想,黃瑩玨通過交流得知該顧客曾有佩戴隱形眼鏡角膜發炎史,通過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得知其角膜表面曾受到過損傷,靠單純的電腦驗光顯然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隨后,黃瑩玨通過檢影鏡主客觀相結合的傳統驗光方法,憑借多年扎實的檢影功底,經過多次反復細心對比,終于使該顧客的矯正視力達到正常水平,配到了一副令人滿意的眼鏡。
一位1300度近視的顧客專程來到茂昌總店,就是想配一副美美的眼鏡。經過驗光和技術篩選,黃瑩玨推薦該顧客選擇“美薄”鏡片,取鏡后顧客非常滿意,當即又爽氣地配了2副眼鏡,隨后還介紹自己的女兒和妹妹也來配鏡。由于黃瑩玨熟知各款鏡片的特點和性能,又運用了恰當的銷售方式,原本1筆成交額在3000元左右的生意,最終變成了5筆成交總額達40000元的高額訂單。做生意都想做回頭客,爭取更多客源,黃瑩玨就是這樣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結合顧客潛在需求,為銷售推波助瀾,最終促使雙方達到雙贏。
(供稿:張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