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中秋,各大賣場鉚足了勁沖刺中秋節銷售。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是賣場完成全年任務的重要時機。按照慣例,中秋節商品的招商組貨早已完成,現在正是開始實施的階段。盡管才剛剛開始,賣場還是覺察到了今年中秋節的不同。今年中秋節來得早,夏天的暑氣還未真正消退,各大賣場卻提前感覺到了“冷意”。
這個中秋,是在線上猛烈沖擊、線下激烈競爭、消費者市場萎靡不振下到來的。這個中秋注定與往年不同。
月餅招商陷困境
往年的月餅招商可以用趨之若鶩形容,想進賣場的月餅代理商、生產商削尖了腦袋往里鉆,今年月餅招商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生產商緊縮市場投放,謹慎選擇賣場進店,盡量少鋪貨,少占用庫存和費用。因此,往年是供應商主動進店,今年卻是賣場主動;往年供應商擔心賣場有變,恨不能早早簽了合同,今年是賣場積極,巴不得簽了合同盡早吃下定心丸;往年是供應商沒有選擇余地,今年是供應商把握進店的選擇權;原來賣場是選品牌,現在是品牌挑賣場。這一切變化都在顯示,今年的月餅招商賣場已風光不再。
節日商品檔次漸漸回歸理性
前幾年不時爆出天價月餅,各大月餅商爭相攀比檔次,名為月餅禮盒實為高檔禮品,月餅只是陪襯。而今年,商品回歸本質,各大生產商把個人消費、家庭消費作為目標顧客,不再一味地追求高端,重拾商品本原。一百元到二百元的禮盒是月餅價格帶的主力。這個檔次的禮盒也最受消費者歡迎。
酒類商品同樣也在回歸,大多廢棄過渡包裝,禮盒商品不再追求奢華的包裝材料,不再使用精致的隨盒贈品,輕裝簡行,不讓包裝成為負累。包裝簡單后,價格也在回落。消費者歡迎這樣的轉變。
團購市場萎縮個人消費占絕對份額
過去每到節日,賣場都會有針對團購客戶的特殊政策,但隨著市場變化,團購份額越來越小,所占比重也越來越少。零售商應及時順應市場變化,回歸零售本質。要做好消費者服務,用心組織商品,創造有新意的營銷活動,提前儲備節日商品庫存,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店消費;更要挖掘節日內涵,啟發消費者,引導消費者,打造有新意的購物環境和營銷活動,營造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賣場,才能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節日銷售爆發力短且強
從業多年的零售人士都深有體會,現在的節日消費越來越向后推遲,原來像中秋節這樣的大節,需要提前一個半月預熱,節日銷售基本在節日前一個月就開始啟動。但現在消費者變得不緩不急,只有近節日時才會購物,賣場幾乎一夜之間迎來銷售高峰。所以節日前的備貨猶為重要,不能備多怕壓貨,也不能備少怕缺貨,怎樣備到恰好處的數量需要動一番腦筋。節日消費的變化,對賣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源:聯商網 作者:柳二白)